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 锦衣状元 > 第四百一十八章 扬名的第一步

第四百一十八章 扬名的第一步(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

在朱浩安排下朱四走出京城的宅院。

为了保证其安全骆安将所有带到京师的王府仪卫司侍卫都带了出去明里三十人暗地里还有二十人加上朱浩临时雇请的看家护院摆出的阵仗足有七八十号人如此只要不出城在京城突然遭遇大规模袭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落于下风。

有人想谋害朱四需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么做的成本会不会太高。

毕竟闹起事来京城乃首善之地造成大的混乱事情传扬出去将对大明的名声造成极坏的影响。

朱浩没有时刻守在朱四身边带着唐寅暗中跟随和观察将那些用异样眼神望着朱四出行之人尽收眼底。

……

出行结束朱四安全回到宅院。

东厂和锦衣卫的人马上恢复监视工作之前懈怠很长时间他们这才想起来还有个盯梢小兴王的任务不过因为如今东厂和锦衣卫的双料头目江彬人不在京师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不高。

内斗还没分出结果呢。

与此同时首辅杨廷和宅邸内兵部尚书王琼特地前来拜访本要谈及王守仁在江西的境况不知不觉就提到今日朱四出府之事。

“……兴王世子未来的兴王今天带着不少扈从自下塌地出门到街巷游玩路途中路过米铺和裁缝铺等处均入内探查询问物价为自己添置衣食之用……不知杨阁老对此可有耳闻?”

王琼明显对兴王世子入京继藩之事非常关注这在地方藩王中算是一件大事很多藩主都盯着想借朱四之事看看朝廷对于一个未来的藩王有何动作会不会出现朝廷欺压皇室旁支幼子的情况。

毕竟朱四进京这件事本身就透着一丝怪异让人觉得朝廷另有目的。

杨廷和摇摇头表示对此全不知情。

相比于王琼的热心杨廷和即便关心这种事也不可能时刻派人盯梢这有损他首辅大臣的尊严事后自然会有人将朱四的动向一五一十跟他讲明白。

比如说眼下的王琼。

“以在下愚见兴王世子体察民情得献王谆谆教诲乃有其父遗风。”王琼对朱四的评价很高“在当朝诸多王子中能像其一样于市井间流连知世情冷暖者少之又少。着实难能可贵。”

杨廷和本就将王琼排挤在自己的小圈子外对王琼的见地和意见一直都有所保留。

杨廷和道:“可我也听闻他到京师后沉迷逸乐连课业都不能专心以达如此怎算得上是一国明主?”

这里所说的“国”并不是大明而是安陆地方的“兴国”。

王琼苦笑一下似感觉这个话题有些突兀进而重新提到王守仁之事:“伯安在江西招惹来诸多非议有人为让陛下顺利南征江赣提出伯安与宁王暗中交通之构陷言论若此时杨阁老发声或能让其安心为朝廷办事。

“否则的话伯安必将生出离朝之心以他的能力镇守一隅既能守土安民又可发展民生实乃拨乱反正济世安民之良才将来可将其调到九边威慑蛮夷……他年岁不大若就此归隐田园……实在可惜。”

王琼对王守仁非常器重。

眼看王守仁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攻击说这个平宁王最大功劳者居然跟宁王暗中来往……这种诬陷简直令人发指也让明辨是非之人觉得荒唐可笑可即便如此那些非议声还是不绝于耳让人厌烦。

杨廷和微微颔首:“伯安他……的确是受人构陷。但若是因此而萌生退意那就是不堪大用。区区挫折如何就能令其颓丧?不过是陛下身边奸邪想利用此事让陛下南巡成行……你写信与他劝说一番便可何必来找我呢?”

王琼心想若是我自己就能成功劝说王守仁让其对朝廷恢复信心那我还来这儿讨人嫌干嘛?

你当我不知道我现在早就被你钉在朝中奸邪那一列?

王琼道:“伯安生平最敬重之人便是杨阁老您的话他或能听进去。”

以王琼的想法非要有杨廷和这样的文臣之首撑腰才能让王守仁回心转意。

现在王守仁遭遇那么多非议等于是被人“网暴”明明立下泼天大功却被人说他是为了掩盖自身罪行是个正常人都不想在朝廷干了。

我累死累活为朝廷办事好不容易平掉宁王之乱那可是拿性命拼出来的结果到现在换来如此结局……

谁爱当官谁当去我打算离开官场安心研究学问去了。

但杨廷和的态度异常坚决:“伯安须磨砺之处尚多德华不必多言即便伯安离开朝堂自有地方安身将来朝中有变定不会辱没他的功劳。平息舆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交给岁月若他执意留朝反而适得其反。”

虽然杨廷和也惜才但对王守仁心灰意冷这件事他的意见却是让王守仁先卸职冷静冷静随着时间推移朝廷内外就会发现说王守仁跟宁王勾结这件事无迹可寻荒唐可笑等王守仁心态转变过来后再将他调回朝堂当官便是。

王琼很着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