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步剑庭 > 卷十 第九章 天灾地难(五)

卷十 第九章 天灾地难(五)(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无限之黑暗武装 墨九 地府客栈 追夫系统 神念无敌 为圣 无敌战仙 论科学修仙的重要性 武侠之楚王 穿书之我有特殊的御剑技巧

原来六辕的玉辇陷入泥淖中一样困顿难行。

驾车的白马本是从贡马中千挑万选通体雪白全无一根杂毛此时在风雨之中也溅满了泥污陷足难行膀大腰圆的宫人却不敢鞭策比他们性命还金贵的马匹只能撸起早被泥浆浸透的下摆合力推搡着玉辇希望能赶快推出泥泞。

司天台少监崔光景撑着伞小心翼翼避开玉辇以免玉辇之上那天子华盖会不堪风雨摧折突然倾倒砸在自己头上。

当然他肯定将这大逆不道的想法藏在了心底毕竟眼下是朝会之期。

为官三十载熬成了正四品少监虽然是司天台这种清冷衙门但朝参对崔光景也是习以为常的事只是今次朝会的地点不同以往不是长安紫宸殿不是洛阳乾元殿而是在骊山温泉宫。

说起因由来又涉及前朝旧事武后当政时立洛阳为神都眼下社稷虽重归李姓理应还于旧都长安但洛阳已承江山之重不可轻忽所以当朝圣上长安、洛阳两都并重执政二十载以来领着文武百官在两都之间频繁迁移今次已是第十次。

只苦了崔光景这等手头拮据无甚油水的官吏不得已在长安洛阳都置办了套房产还要饱受两地奔波之苦而今次行至中途先是地震又突然天降暴雨将天子和百官浩浩荡荡的车架阻在了中途进退不得最后只得转道天子行宫骊山温泉宫暂避狂风暴雨。

而当朝圣上为彰显勤政不怠迁移途中仍不罢朝会今日也不例外。

而崔光景知晓今日朝堂上的风雨或许会比外头的更加猛烈。

一路低头提摆撑伞快步到了温泉宫长生殿便见三省六部九卿各堂官已集结于此只是不管文禽武兽此时都一身淋漓变作了狼狈不堪的落汤鸡。

崔光景也站在自己位置偷偷抹去须发上的水滴忽然感应到一阵目光抬眼看去便见一名老臣期许的看向他见他注意后又将目光偏转示意浑浊的老眼便像锁定猎物一般移向了另一个人被锁定的那人居于正中玉带紫服煊赫华贵正是当朝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相爷李林甫。

崔光景心头一紧目光坚定的朝那老臣点了点头做回应那老臣才心满意足将目光收回继续和身边官员谈笑风生。

殿堂上立在中央的李林甫像是统领群臣又像是被困在群臣包围中……

群臣到齐后又过片刻听闻一声尖锐嗓音肃场内侍高力士领一老者上前那老者头系白带神色憔悴面容哀戚却仍有久居高位的威压之感正是大唐皇帝李隆基。

倍受李隆基专宠的武惠妃不久前病逝李隆基为此悲痛不已即便如今已过七七之日他头上依旧系着白带以示哀思。

而大唐皇帝刚落座暴风骤雨便如期而至而承受风雨的正是身居相位的李林甫。

各地灾情报告如雨点般呈来随之一同的还有弹劾李林甫的奏疏。

这几日各地天灾地难频发便是攻讦李林甫的理由。汉书有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自汉以来便有“燮理阴阳宰相之任也”的说法两汉因灾策免宰相之事史不绝书。

延续至本朝每逢自然灾害处于辅佐之位的宰臣往往提出避位退让的要求以示谢过负责从开国的长孙无忌到上任相爷张九龄前例不胜枚举。

而今李林甫新登相位不久便任人唯亲塞绝忠谏之路已令群臣大为不满此时以此为契机纷纷指责是李林甫失德导致灾难频发逼李林甫请辞。

李林甫一脉门生又怎会示弱?掏出早准备好的奏疏反弹劾对方几个首领一时唇枪舌剑战作一团倒是李林甫安然不动稳坐堂下老神在在状好似一切与他无关。

争吵了许久皇帝李隆基以手撑额终于听得头疼不耐开口打断争论指名李林甫道:“李相他们说是你相位失德你有什么说法。”

李林甫这才不慌不忙起身道:“禀圣上礼部有祥瑞要报!”

李林甫身兼礼部尚书传报各地祥瑞本就是礼部的职责当此凄风楚雨之时提起着实令李隆基精神一振令道:“报!”

李林甫躬身打开奏疏道:“赖上苍恩典承吾皇圣德今有地方千里传报传那昆仑玉虚之地仙家道德之所日落之时昊光大绽光中有巨鼎现世立于云天之上所见者皆赞为神迹山呼万岁后巨鼎之相方散。此诚吾皇励精竭智再开盛世上苍感之念之降此异象佑吾大唐基业如鼎恒立。”

“再开盛世?朕哪能居功啊全赖先祖筚路蓝缕开创的基业朕不过在高祖、太宗后亦步亦趋而已!”李隆基闻言谦逊道但微微上扬的眉梢还是暴露了他的心绪都已将自己与高祖、太宗相比了看来再开盛世这夸赞是夸到了皇帝心头。若不是头上仍缠着白绫要做出“悲戚”的姿态想必此时已开怀大笑眉飞色舞了。

李林甫不易察觉的舒出一口气他知道今天的朝会他已经赢了。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如他这般体恤上意或者说迎合上意。

他自诩是当朝一等一的权奸而有他这种奸臣佞臣自然便有忠臣谏臣。

便见几位老臣互相交换眼神其中一位上前一步道:“若如李相所说何故四处地动山摇震荡不绝臣恐有人假以天象之说以媚上意!”说话之时已怒视李林甫。

李林甫只回以清淡一笑对手或许真是忠言直谏可最高处坐着的那位早已不是开元初年那立基不稳所以能虚心纳谏的开明天子。如今天子权位早已稳固骄奢之气渐成对当今的圣上而言比起事实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他想听到什么。

群臣以地震、暴雨为由指控他李林甫相位失德却不再想想自古以来宰相因天灾退位其实都是替天子受过。

若他李林甫退了相位灾变仍不停止呢?是不是就该轮到这些直臣忠臣逼着天子发布罪己诏了?

李林甫能想到这层李隆基自然也能便见唐皇不现喜怒道:“司天台何在来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而在暴风雨边缘的崔光景警醒他登场的时候到了。

司天台负责监察天地风云之变对自然灾祸的成因亦有解释权比之六部九卿其他官员这点权利可说微不足道但若使用得当便能成为刺向李林甫的一把尖刀。

便见在一干“忠臣”期许的目光中崔光景上前朗声道:“神器出土自然惊天动地臣以为此番地动山摇正和李相所报祥瑞乃我国国运蒸腾是故地龙翻身化飞龙在天腾跃九霄!”

此话一出群臣皆惊地震素有地龙翻身的说法崔光景竟将地震解释为巨鼎出土地龙飞天攻讦李林甫的罪名反成了解释李林甫所报祥瑞的佐证。

为了以天象异变为由攻讦李林甫自然也有朝臣拉拢过监察天象的崔光景崔光景当时满口应允陪他们一同上疏但看眼下情形竟是早倒在了李林甫那一边。

群臣哪容崔光景首鼠两端立时又有人诘问道:“那这连日暴雨又作何解释!”

便见崔光景在众目睽睽下撩起下摆跪地叩首道:“下臣斗胆下臣以为连日暴雨不绝全乃陛下之过!”

此语一出众臣皆哗然摸不清路数这崔光景方才和配合李林甫迎合上意这时怎么又敢将矛头指向皇帝?连日暴雨成了当朝皇帝之过难道是要皇帝发罪己诏不成?

堂上天子面色一沉冷道:“呵!你倒说说怎么就成了朕的过失?”

崔光景将头低低埋下道:“臣素闻有天人感应之说天子代天牧民喜怒哀乐皆上达天心天必应之化作风雨雷霆。陛下乃古往今来一等一的多情天子武惠妃新逝陛下哀之戚之悲痛不已上天应有所感是以暴雨不停。故臣斗胆谏言请陛下务以生民为要暂收悲戚之念广选秀女充盈后宫以继武惠妃之后代慰圣心!”

此话一出方才的哗然顿成一片寂静落针可闻良久都没人出声。

瞧瞧这话说的!

先直言暴雨不停是皇帝之过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起了先声夺人效果。

但皇帝错在哪了?错在他太重情了太惜情了简直古今一等一多情天子!

随后用天人感应之说不但顺理成章的解释了暴雨成因更再次神化了君权的天授性权威性。

最后话锋一转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劝皇帝充盈后宫。

一波三折有理有据让堂上众多大臣不禁扼腕崔光景怎能说出如此阿谀之词?

而令更多大臣扼腕的这阿谀之词怎么不是被他们说出的?

连李林甫也略感意外他虽与崔光景串通但这几句词却不是他教授的而崔光景把话题引到充盈后宫上也显得有些逾矩除非……

李林甫心念一转立即补充道:“礼部亦认为陛下为万民天子当使我朝宗嗣繁荣不宜偏宠一人更不宜为亡故之人劳情伤身故充掖后宫此天子之礼所当为也!”

见李林甫亦说话崔光景低垂的头才偷偷抬起几分。李林甫有意拉拢他弹劾李林甫的“忠臣”、“诤臣”也试图联合他但最终让他决定选李林甫这一边是因为宫里也有人带了口信教他说了方才的话。

传信的宫人是高力士的亲信而高力士又是……

崔光景不敢往下想他努力用眼角余光上撇便见当朝皇帝李隆基一副悔忏之态痛心疾首道:“若如此说当真是朕之过是朕之过啊!惠妃啊惠妃你我夫妻之情只能来世再续朕实不敢因念你一人而误万民啊!”

说罢李隆基恋恋不舍的扯下头上白巾高力士上前接下宣告着对武惠妃的悼念结束。

而各地天灾地难被解释为神器出土的祥瑞被解释为皇帝伤情过度皇帝都已认错其余官员要再怎么攻讦李林甫?

所以还负隅顽抗的群臣很快被李林甫的门生杀得溃不成军朝会下半段议程顺理成章的成了商讨如何为皇帝举行选秀大礼。

只是李隆基坚决推辞声称当务之急应救济灾民不能多做耗费才在众臣山呼皇帝仁德爱民的赞颂声中结束了本次朝会。

-=

朝会之后皇帝独留了李林甫和崔光景二人由高力士领二人进入内室。

一些不宜在朝会上商讨的事李隆基总是留下相关近臣私下探讨这是崔光景之前从未享有的待遇他知晓今天这场豪赌他赌赢了从此踏上了登云之阶。

可方一入内室李隆基便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你司天台的奏疏你给朕好好看看!”李隆基怒气冲冲的甩过一份奏疏厉声道。

崔光景立时伏地捡起奏疏战战兢兢的阅视心中疑虑道司天台这种清冷衙门如何能令天子龙颜大怒。

可他真细看起来便只有满肚子的委屈而李隆基也不管他看没看完滔滔不绝喝道:“瞧你司天台的慕紫轩做得好事他给朕许诺他挑动昆仑山那批逆贼和自诩正道的修者相斗耗损之后便能让通天道诸派归心归于皇统。朕信了他拿出内库半数财物支持他他呢竟反被人抓了个现行当众揭穿呵当真是个志大才空的竖子!朕错信了他!”

崔光景这才刚把奏疏看完第一反应是满腹的委屈。奏疏是慕紫轩的下属那个换做“贪狼”的修者代拟的内中简述了慕紫轩欲摆弄正派和六道恶灭相争从中取利却遭正派和六道恶灭同时算计连带着司天台也名誉扫地难怪皇帝会大发雷霆。

但……关他崔光景什么事啊!

司天台有明暗两种职能明里是监看天象制定历法的清冷衙门。

暗里是统领为皇帝效命的修者监视三教百家诸多派门的强势组织。

可惜他崔光景在明慕紫轩在暗。

慕紫轩虽然领的是司天台七品灵台郎一职理论上是崔光景的下属但那只是掩人耳目的身份崔光景何时敢拿他当下属使唤?

不提慕紫轩那两根手指头就能捏死自己这把老骨头的修为。

不提慕紫轩手下众多听从号令的修者。

单说慕紫轩能出入宫廷见天子而不拜他崔光景能有着待遇吗?

能吗?

那慕紫轩出了岔子凭什么让他背锅?

但强忍心中委屈后崔光景恍然大悟第二个反应是天子这是在借他来敲打李林甫!

即便满朝公卿中也少有人知晓大唐十五道外还有个不服唐皇管辖而归修者自治的第十六道——通天道。

更少人知连通通天道和大唐的枢纽之意道门圣地的昆仑山早已被一伙名为六道恶灭的邪徒侵占了近三年。

很不幸作为慕紫轩的主官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崔光景就是少之又少知晓这些讯息的那批人。

而李隆基同样也知道。他言明昆仑山逆贼便是要敲打李林甫昆仑山早被贼人占领哪来什么道家道德之地哪来的什么祥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无限之黑暗武装 墨九 地府客栈 追夫系统 神念无敌 为圣 无敌战仙 论科学修仙的重要性 武侠之楚王 穿书之我有特殊的御剑技巧